一、臺型設計
時裝表演所用的舞臺一般稱之為“T臺”。“T臺”形狀多選擇伸展型,這種臺型可使觀眾在舞臺的正面、左側、右側均能觀看演出。具體的臺型確定要根據表演的類型和主辦方的經濟實力來考慮。臺型的確定是在明確表演的具體環(huán)境。也是在確定模特展示服裝的實際空間。
一般“T臺”分為舞臺和伸展臺兩個區(qū)域。發(fā)布會類時裝表演最常見的舞臺就是T型。發(fā)布會的主要目的是向社會發(fā)布新款服裝。所以在臺型設計、背景設計時,不需要復雜以至于太過花哨。T型臺造型簡潔、視野開闊的優(yōu)點能充分地向觀眾展示服裝,使其很容易地看清服裝的色彩、面料、款式,收到良好的觀看效果;利用T型臺展示服裝,走臺路線設計不易變化過多,模特表演的動作造型較單一,有利于觀眾對服裝的欣賞。因此利用T型臺來進行發(fā)布會可達到預期效果。
常規(guī)T型臺的伸展臺的寬度在0.5~1.5 m,高度在1m左右,長度在3~15m。往往發(fā)布會時裝表演的伸展臺的縱向拉長。橫向變窄。換言之,發(fā)布會的伸展臺寬度能夠并排行走兩個模特就可以了。因為,發(fā)布會中模特的行走一般采用“大游行”的走法,經常是一個模特在臺上展示,當前邊模特轉身返回時。另一個模特出場,兩個人同時在臺上交錯瞬間并排的寬度,就是確定伸展臺的寬度,應在1.2m比較準確。長度視場地的大小盡可能地加長。這種臺型的長度、寬度的設計,使時裝表演借助舞臺拉近了主體與客體之間的距離,最大可能地使每位欣賞者處于觀看的最佳位置,從而讓觀眾也能像欣賞藝術作品那樣盡情地欣賞服裝作品。
近幾年,一些主題發(fā)布會也不滿足單一的T型臺,為了增加演出的整體效果,倒T型、回字型、u型、s型、z型等臺型也出現在發(fā)布會上。這些特定臺型,豐富了模特走臺路線,為模特提供了更廣闊的表演空間,同時增加了觀眾的觀看興趣。“T臺”臺面所用材料也發(fā)生了變化,由最傳統的木材發(fā)展到玻璃、金屬、紡織品、紙張、化學材料PVC等等。有些品牌發(fā)布會,設計師把原來固定的舞臺設計成可移動的、可升降的,或是用各種臺階創(chuàng)造層次感從而增加觀賞性。
二、背景設計
設計舞臺背景時既要講究藝術性又要注重實用性。標題要醒目,要用醒目的標題來突出主題;造型要簡約,背景造型一般以簡約為主(特殊演出可設計得復雜些);色彩要柔和。選擇純凈的素色,即使為襯托服裝采用強烈反差效果的色調也要注意不能與服裝“搶戲”。以上是設計時裝表演舞臺背景的原則,其目的是為了突出服裝作品,創(chuàng)造一種與服裝表演的格調、目的相協調的舞臺氣氛。
舞臺背景常見的形式為板式,也有不同的造型背景。舞臺背景根據用料不同可分為:硬背景、軟背景、綜合式背景。
硬背景是指用硬質材料制作的背景。常見的主要是直板式風格。也有利用較大場地搞一些造型的硬背景,硬背景常用在有伸展臺的T型臺上。硬背景又可分為:固定式(固定式是指背景板位置確定后各部分都固定不動)和可動式(可動式是指背景板根據設計要求在表演過程中可以運動。根據背景板運動的形式又可分為翻轉式、旋轉式、對開式、往復式等形式)。目前將LED大屏幕和高流量大投影用到背景上的較多,使用這種背景往往使場面顯得很宏大、很壯觀。軟背景是指用軟質材料(透明、半透明、不透明)制作的背景。一般是由天幕(最后一道幕)和背景幕(側幕條)構成。背景幕可根據需要設定層數,在表演中進行升降。軟背景適合做投光、投影幕,多數在大劇院里表演時使用。綜合式背景是由硬背景和軟背景綜合而成。為增加演出的藝術氣氛,如舞臺空間允許的話可設置綜合式背景。這種形式搭建時較為復雜,且成本較高,一般在大型演出時使用。
發(fā)布會時裝表演的舞臺背景設計經常采用簡單大方、實用性強、主題鮮明的方式表現。即在背板處標明主題、主辦方等。品牌發(fā)布會采用藝術性較強的表演形式,在文字、圖案、色彩的設計上應考究些,可打破常規(guī)做法,盡量體現它的藝術感覺。對于場面要求熱烈的,可將風光片、著裝效果錄像、字幕及與主題有關的一些影像利用投影儀或LEb出現在背景上,以活躍表演現場氣氛,增強效果。也可利用空間效果裝飾,創(chuàng)造環(huán)境與模特的結合以渲染舞臺氣氛。背景的色調應與舞臺相協調,為了更好地突出服裝,選擇純凈的素色是在發(fā)布會時裝表演中的最好的表達方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