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Karl Lagerfeld
“我所做的每件事都有所聯(lián)系”
Karl Lagerfeld的工作室有5名隨時待命的助理,負責打理所有商業(yè)業(yè)務,在他眼中,“最值得”的部分就在于通過不斷的工作,把自己的觸角延伸到時尚之外的許多領域。身為時裝設計師,如果只專注在時尚行業(yè),未必可以做到與整個世界保持如此充分的聯(lián)系。“我所做的每件事都有所聯(lián)系,它們肯定與我的生活環(huán)境或條件有關,我從不做相互沒有關系的事情。我會告訴每個設計師,你需要遵循什么原則。”
據(jù)說與Karl Lagerfeld合作的條件之一是配備私人飛機,因為他討厭跟大量陌生人接觸。所有合作最終總很難免被烙上他的印記。對他而言,他的合作不同于過去服裝設計師們習慣的方式——你把自己的名字給對方,然后其他的部分便與你漸行漸遠。他擁有將自己的形式感賦予給一切合作項目的力量,必須由他主控,整體打包。即便針對圣誕節(jié)這樣一個溫情泛濫的節(jié)日,他跨界設計的商品仍如同來自一個叫做“Karl Lagerfeld”的獨立星球。
在Printemps 的櫥窗中,有一個專門用來呈現(xiàn)一群Karl Lagerfeld人偶,由巴黎傳奇人偶師Jean-Claude Dehix完成牽線人偶的動態(tài)操控系統(tǒng)。這些人偶出現(xiàn)在埃菲爾鐵塔上,甚至一朵白色山茶花前,做著他最愛的事——“咔嚓咔嚓”地拍照片。他還為圣誕節(jié)設計了一款雪球,他本人的側影就站在飄雪的水晶球中,只要花上幾十歐元,你就能擁有一只。對這樣一只水晶球,沒有人能去追究內容的意義,當幾十歐元牽扯上 Karl Lagerfeld,或許就是一切意義的源頭。
“時尚是屬于大家的”
這位高級時裝屋的王者在乎價格么?盡管在公眾心目中,他代表了遙不可及的奢侈, 但對他本人來說,以此來預設立場未免太過老套。的確,許多男性設計師無論工作時還是在T臺謝幕,都穿T恤和牛仔褲。而Karl Lagerfeld愛穿的男裝品牌從早期的三宅一生,到近期的Dior Homme、Tom Ford、Lanvin,都顯得更“高級”。“十塊錢一件的T恤在今天這個世界或許比昂貴的時尚品牌商品更時尚”,無論其他那些穿著隨便的男性設計師,抑或考究到領帶、皮帶扣上都要鑲嵌鉆石、翡翠的Lagerfeld,他們不同的穿著形式都同樣在表示他們的立場,宣稱他們的想法早已超越潮流和時尚所能涵蓋的范圍。
我坐在巴黎三大百貨公司之一的Printemps店內,樓下的Louis Vuitton門口或許正有大隊亞洲面孔排起長龍,甚至能在店里聽到上??谝?。我不禁想知道,對這樣一個不斷升溫的奢侈品消費市場,Karl Lagerfeld看法如何?“人們喜歡時尚,那就繼續(xù)喜歡,這并沒有什么。我們不能去定義時尚,時尚是屬于大家的,并非屬于一個特定群體。奢侈則有很多種定義,比如時間是奢侈品,品質是奢侈品,甚至你的生活、生命都是奢侈品。這個詞包含了復雜的意義,也被人們過度使用?,F(xiàn)在,人們都想展示屬于自己的奢侈品。”